大米由于胚乳直接暴露在外,易受外界濕熱等環境條件的影響,容易吸濕,引起發熱變質。同時大米不能驟冷驟熱,不宜高溫烘干或日光暴曬,否則造成大量爆腰。干燥大米急速吸濕或潮濕大米急速干燥時,一般均會爆腰,產生較多碎米,降低大米品質。因此大米應該儲存在陰涼干燥的地方。有機大米廠家進行一些大米保鮮存儲方式的介紹:
1、用白酒貯藏法
春末將大米裝入密閉的容器中,再用瓶裝2兩白酒,插埋在大米的正中央,打開瓶蓋,瓶口露出米面,再密封裝米的容器,防止大米生蟲霉變。
2、用山蒼籽貯藏糧食比較好
去中草藥店買點山蒼籽(研末)或4g山蒼籽油的比例,將干燥的糧食裝入密閉的缸、壇、罐或復合塑料袋中,再將山蒼籽末(或油)裝入敞口瓶,放在糧食的表面,密封主糧容器一周左右,再開封放氣,取出小瓶后密封貯藏。這種貯藏的比較大的好處是:一是可除去糧食中黃曲霉素;二是防止糧食生蟲;三是防潮,糧食不易霉爛變質。
3、用草木灰或生石灰吸濕法貯藏
用白布包若干新鮮、干凈的草木灰或生石灰,放入米缸底層,再將晾干的大米裝入缸內,蓋嚴米缸,置陰涼、干燥處保存。
4、用塑料袋貯藏法
選用塑料袋若干個,每兩個套在一起備用,將晾干的大米裝入雙層袋內,裝好之后擠掉袋中的殘余空氣,用繩扎緊袋口,使袋內大米和外界環境隔絕,可長期保鮮。
5、袋缸套裝、定時倒騰貯藏法
當檔次較高的好大米晾干后,裝入米袋內,扎緊袋口,放入米缸,將米缸置于干燥通風處存放,夏季溫度升高,袋缸中間的大米易發霉變質。因此,每隔10天應將大米從袋缸中倒出來,通風、除潮、散熱、再重新貯藏。
6、利用海帶貯糧效果很好
每100斤大米放入1斤干海帶,一周之后,就能吸收大米中的30%的水分。取出海帶曬干后,可反復使用20多次。按此法存放其他糧食。